粽叶芦
Thysanolaena latifolia (Roxb. ex Hornem.) Honda
≡Melica latifolia Roxb. ex Hornem. Suppl. Hort. Bot. Hafn. 117. 1819.
≡Agrostis maxima Roxb. F1. Ind. 1:319. 1820. ≡Thysanolaena maxima (Roxb .) Kuntze Revis. Gen. Pl. 2 :794. 1891;广州植物志 785. 1956;海南植物志 4 : 370. 1977;澳门植物志 3 :177. 2007.
多年生草本。秆丛生,高1-3m,直立,粗壮,坚硬,不分枝,平滑,无毛。叶鞘长于节间,平滑,无毛;叶舌短,长2-3mm,质硬,先端截形,无毛;叶片宽披针形,长15-50cm,宽3-7cm,革质,基部圆,微收窄成0. 5-1cm长的柄,先端渐尖。圆锥花序大型,柔软,长达60cm,开展或收窄,分枝多,甚纤细,最下部的分枝长可达30cm,腋内疏被长柔毛,其余均无毛,下部裸露 (无小穗) ;小穗柄长约2mm,具关节;小穗长1. 5-1. 8mm;颖卵状披针形,长约为小穗的1/5-1/4;第一小花仅具第一外稃,第一外稃近等长于小穗,边缘无毛;第二小花的第二外稃卵形,微短于第一外稃,厚纸质,背部圆,具3脉,边缘被开展的长达1mm的长柔毛,先端有短尖,第二内稃膜质,较短小;花药长0. 5-1mm,褐色。颖果长圆体形,长约0. 5mm。花期:花、果期:春夏季和秋季。。
产地:南澳 (张寿洲1752) 、田心山、盐田、梅沙尖、梧桐山 (深圳植物志采集队013352) 、仙湖植物园 (王定跃90611) 、羊台山。生于海边、路边草丛、山坡谷地及山地灌丛,海拔50-450m。
分布: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和云南。印度、斯里兰卡、不丹、尼泊尔、孟加拉国、缅甸、泰国、老挝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。
用途:秆高大坚实,适作篱笆或造纸;叶可裹粽;花序用作扫帚;栽培可作绿化观赏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4卷 276页
4443
图 302 粽叶芦 Thysanolaena latifolia
4443
图 302 粽叶芦 Thysanolaena latifolia
1. 植株的下部;2. 植株中部的一段,示秆和叶;3. 圆锥花序;4. 小穗;5. 第二外稃;6. 颖果。(李志民绘)
1. 植株的下部;2. 植株中部的一段,示秆和叶;3. 圆锥花序;4. 小穗;5. 第二外稃;6. 颖果。(李志民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